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广东DG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025-83700868

您的位置: 主页 > DG视讯新闻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DG视讯中国首夺2025 英国AR New into Old awards大奖趣城工作室荣获大奖東大院获得高度推荐奖!

发布日期:2025-07-23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AR New into Old awards)旨在彰显那些对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改建从而使其用于全新当代用途的做法。此奖于2017年推出,表彰对现有建筑结构具有想象力的利用,让建筑物焕发新生,包括巧妙的增建和大规模的改造。《建筑评论》创刊于1896年,迄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为广泛阅读的建筑刊物之一。建筑评论是仅有的真正的全球性建筑杂志,提供了涵盖世界各地的多样化和精辟的报道。

  由英国著名老牌建筑杂志《建筑评论》(The Architecture Review)主办的AR New into Old 奖于7月14日公布了2025年最终获奖名单。本届评审团由如恩设计研究室联合创始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主任胡如珊(中国)、埃及建筑工程师/Megawra – Built Environment Collective 联合创始人May al-Ibrashy(埃及)、伦敦 Witherford Watson Mann Architects (WWM) 创始董事 William Mann(英国)三位组成。评审团从全球申报作品中评选出15个入围项目,最终6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奖。获奖作品已刊登于《建筑评论》2025年7/8月刊,接受独立评论家的实地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趣城工作室设计的南头改装建筑项目荣获2025 AR New into Old awards大奖(Winner),这是该奖项自2017年创办以来,中国建筑团队首次获此殊荣。此外,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荷花池中池——南京李公祠荷花池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荣获高度推荐奖(Highly commended)。

  评审团特别关注那些兼具清晰性与独创性的改造方案——要求项目与既有建筑及其环境形成有意义互动,并在材料应用、社会功能或文化内涵层面实现实质性突破。评审团尤为重视项目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呈现,特别是建筑向公众开放后形成的活动痕迹,同时高度认可建筑师通过参与式、协作性设计流程完成的作品。

  在深圳高密度的南头城中村后街区域,分布着大量自建住宅楼、市场摊位与零星的公共空间。为在尊重其原生特质的同时实现区域再生,趣城工作室将艺术与社区功能融入六栋经过改造的住宅建筑——即所谓的改装建筑(Bricolage Houses)。通过屋顶露台、展览空间和表演阳台等低成本的小尺度改造,这些项目为大规模城市更新提供了更具人文关怀的替代方案,转而支持更具包容性的城市生活形态。

  评委点评: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富有包容之心的作品,它表明,最普通结构的潜力在于它们对持续变化的开放性。该项目在愿景和概念上雄心勃勃,同时在干预规模上又显得敏感而适度。新增的元素及其对狭窄街道和屋顶景观的戏剧性重塑,让居民们得以享受城中村独特而亲密的社区感。这也是一种创新模式,让不可能的合作成为可能,并有效地将商业力量排除在外。

  评委点评:这一改造拒绝简单化处理,采用简约的现代材料与技术(钢制水池、外露式桩基、预制构件)精心打造了一个激发探究而非怀旧的空间。

  评委点评:看似简单的改造优化了集中式护理住宅的布局,同时为住户创造了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

  评委点评:Grand Palais主要通过减法设计,在创新性改造与既有建筑保护间达成平衡。建筑师团队营造了引人入胜的后工业遗存体验,他们以灵活调整设计的方式解决资金、结构和政治问题,这种开放态度值得称赞。

  评委点评:该项目是微干预改造的典范,通过调整功能适配既有空间。其魅力源于建筑师对历史遗存的尊重、社区感的营造以及对改造优先级的精准把控。花园通过整体规划,将这个能源密集型工业遗址转化为承载区域特色栖息地的地质载体结构。

  评委点评:该项目堪称历史建筑批判性重构的典范之作,通过将创新根植于本土地质特征与传统工艺,有效了建筑商品化倾向与生态停滞状态。设计师摒弃华而不实的形式语言,转而追求简约而富有环境韧性的解决方案,其探索性的材料运用策略尤为值得称道。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